脑机接口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资本热潮。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公司完成6.5亿美元E轮融资证券配资平台,公司估值跃升至90亿美元。这一巨额融资背后,反映出全球投资者对脑机接口技术商业化前景的强烈信心。
与此同时,国内脑机接口产业也获得重要资金支持。上海阶梯医疗科技完成3.5亿元B轮融资,成为目前植入式脑机接口领域最大一笔融资。启明创投、奥博资本、礼来亚洲基金等知名机构纷纷入场,显示出专业投资机构对该领域的高度认可。
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化进程
脑机接口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Neuralink已有五名严重瘫痪患者成功植入脑机接口设备,能够通过意念控制数字界面和物理装置。这些患者通过大脑信号操控外部设备,实现了生活自主能力的显著改善。
国内技术发展同样令人瞩目。复旦大学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具有超宽光谱响应能力的视觉假体。该技术不仅使失明动物恢复可见光视力,还能扩展其视觉功能至红外光谱范围。这项突破为失明患者复明提供了全新可能性。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启用华中地区首个脑机接口门诊,标志着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的重要里程碑。门诊面向全国开放,致力于通过前沿技术诊疗中风偏瘫、脊髓损伤等顽固性神经疾病。患者经过多维度筛查后,有望优先纳入临床试验队列。
政策支持加速商业化落地
政策层面释放积极信号,为脑机接口技术商业化扫清障碍。国家医保局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前瞻性单独立项,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等价格项目。这一举措为技术临床应用和商业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北京、上海先后发布脑机接口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产业发展时间表。上海提出在2027年前推动5款以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完成临床试验,2030年前实现脑机接口产品全面临床应用。
临床试验进展显著加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北京宣武医院牵头的脑机接口临床队列研究已启动患者入组工作。该研究采用清华大学团队与博睿康医疗合作研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NEO证券配资平台,计划在年底前对30至50名患者进行植入手术。
嘉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